两学一做专题

关闭

两学一做专题

关闭
欢迎访问西藏自治区人大网! www.moship2118.com
欢迎访问西藏自治区人大网! www.moship2118.com
欢迎访问西藏自治区人大网! www.moship2118.com
欢迎访问西藏自治区人大网! www.moship2118.com
欢迎访问西藏自治区人大网! www.moship2118.com
当前位置:首页 >> 重要发布>> 调研报告

关于我区社会救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3年11月)

来源: 7788365365     发表时间:2013-12-31

一、社会救助工作基本情况

我区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工作稳步推进,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加强领导,社会救助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我区各级党委、政府把社会救助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科学部署。各地(市)、县(区)成立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构,协调各方力量,切实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组织领导,初步建立起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

(二)健全制度,社会救助工作在制度框架下有序运行。近年来,围绕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国家和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社会救助惠民利民政策,各地(市)、县(区)结合区域情况也配套完善了相关社会救助制度。目前,我区已基本建成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支撑,以临时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制度框架,社会救助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

(三)拓宽范围,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成。随着一系列社会救助政策的出台,社会救助在内容、范围、方式上有了长足发展。

一是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城乡全覆盖。按照自治区政策规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月人均440元,实行差额补助,救助对象达4.8万人;农牧民,按照不同对象,实行分类施保,重点保障对象(A类)标准年人均1370元,特殊保障对象(B类)标准年人均993元,一般保障对象(C类)标准年人均678元,实行差额补助,救助对象达32.9万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困难群众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二是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全面推行。国家和自治区出台了多项政策,加强五保供养工作。目前,我区五保供养对象近1.5万人,其中,集中供养近0.35万人、分散供养1.15万人,保障标准年人均为2600元。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集中供养工作,把五保集中供养和孤儿集中收养工作作为2013年办好十件实事的内容之一,加大集中供养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集中供养工作推行进度,有效保障了五保户基本生活。

三是医疗救助政策不断健全。自2005年开展医疗救助工作以来,我区医疗救助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医疗救助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全覆盖。施行医疗救助政策,减轻了城乡困难群众就医负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得到有效缓解。部分地(市)与自治区、地市各大医院签订协议,为困难群众就医免交住院押金开辟“绿色通道”,为患病困难群众住院治疗提供了便利,实现了对患病困难群众的医前救助。

四是临时救助补充作用凸显。城乡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政策的全面推行,妥善解决了部分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有效填补了低保边缘困难群众无法得到城乡低保救助的政策空缺,使因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群众,都能通过临时生活救助获得补偿,以保障和维持最低生活水平。

(四)加大投入,社会救助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自治区加大民生领域资金投入力度,社会救助资金得到进一步保障。十二五以来,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五保集中供养机构和孤儿集中收养机构建设,集中供养、收养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切实加强。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自治区先后11次上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先后6次上调农牧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先后10次上调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并先后多次上调医疗救助最高标准。2011年,自治区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社会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物价上涨基本适应,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进一步保障。

二、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近几年来的不断努力,我区社会救助体系已经基本建成,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社会救助工作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基层群众不了解政策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工作仍需不断加强。

(二)社会救助范围及水平还不能满足困难群众实际需求。一是自治区财政投入力度仍显不足。目前施行的社会救助标准,仍普遍偏低,既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又难跟上物价上涨速度。二是各地市财政对社会救助工作的资金投入相差悬殊,社会救助工作过分受制于地方经济发展,造成各地社会救助工作发展不平衡。

(三)基层工作力量还不能适应社会救助工作需要。基层社会救助工作力量严重不足,是全区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是制约社会救助工作质量提升的瓶颈问题。社会救助的大量具体工作由基层社会救助机构开展,但基层工作量大而人员少的矛盾仍很突出,难以满足社会救助工作需要。目前,我区五保集中供养机构和孤儿集中收养机构正在加紧建设,及时解决机构管理服务人员编制问题,迫在眉睫。

(四)社会救助工作的规范性还有待进一步增强。一是没有形成准确认定救助对象的有效机制核查工作缺乏科学性,难以准确认定救助对象收入状况。二是政策衔接不畅、部门之间缺乏常态化、制度化沟通和协调。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涉及多个部门,因政策之间未能有效衔接、部门之间缺乏信息沟通,造成部分困难群众被重复救助或得不到救助,没有从整体上使社会救助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三、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的建议

针对目前社会救助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各地市、各相关部门、人大代表、基层群众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我们在认真研究这些意见和建议后,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普及工作。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通过不断拓宽宣传渠道,不断创新宣传方式,不断丰富宣传内容,加强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普及工作,做到家喻户晓。

(二)进一步加大社会救助资金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切实提供财政保障,做到优先预算安排、优先财政支付。一是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民生方面投入比重,建立社会救助资金投入增长机制,充分考虑各地经济发展实际,减轻地方财政压力,防止各地社会救助水平差距过大。二是各地要切实加大配套资金投入力度,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三)进一步充实基层社会救助工作力量。要继续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继续倾斜基层,解决基层工作力量不足的问题。一是要通过招录公务员、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多渠道充实基层社会救助工作力量。二是加大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培训力度,提高社会救助工作专业化水平。

(四)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规范化建设。一是要积极探索救助对象家庭收入核查机制,在核查工作提高准确性和社会救助实行动态管理上下功夫。二是要各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合理调度使用救助资金、物资、设施等资源。三是要加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四是要加强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各项制度,使社会保障体系在充实完善中体现科学性,为我区社会救助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